-
国家开发银行一月开局良好,发放中长期贷款超2100亿元
2023年开年以来,国家开发银行发挥中长期投融资优势,适度靠前发力,优化信贷结构,服务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1月发放中长期贷款超过2100亿元,重点投向基础设施、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乡村振兴、区域协调发展、绿色产业等重点领域,实现良好开局。
-
1月社融信贷数据“美中不足” 真实经济复苏局势将如何演化?
期待已久的信贷数据终于出炉。此前各界对于信用扩张的预期高涨,认为数据将很大程度上影响市场。乍看数据确实不负众望,社融和信贷总量数据超预期,但细看仍“美中不足”。
-
银行锁定“小储户” 儿童金融业务升温
《经济参考报》记者注意到,在对客户“全生命周期”服务的理念下,部分银行对于儿童金融、亲子金融的布局热度有所升温。一些银行针对18周岁以下客户推出专门的储蓄卡和专属的低风险存款类产品,并把儿童财商教育作为服务的重要抓手,还有的银行高度重视相关业务,打造了全面、综合...
-
2023年信贷工作重点之一:银行持续发力小微企业业务
2月8日,贵州银行发行40亿元2023年小型微型企业贷款专项金融债券,募集资金在扣除发行费用后,将全部用于向小型微型企业发放贷款。中国证券报记者梳理发现,近期不少银行表示对小微企业的支持是2023年信贷工作重点之一,多地也相继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支持小微企业发展。
-
北京2022年第五批集中供地收官 成交总金额约132亿元
2月8日,北京2022年第五批集中供地收官。本批次出让6宗地块,土地总面积约21.47万平米,总建面约53.18万平米,总起始价122.52亿元,成交总金额约132亿元。
-
17家上市银行披露2022年报业绩快报 4家拨备率超500%
据统计,目前已披露快报的17家上市银行中,有15家银行的拨备覆盖率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提升;同时,17家银行中超过300%的有11家,其中还有4家高达500%以上。而监管对于银行机构拨备覆盖率要求的基本标准则为150%。
-
银保监会最新发声 5大重要信息值得关注
记者获悉,2月3日,银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就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最新质效、地方中小银行互联网存款和异地存款业务整顿进展、新市民金融服务最新情况等热点问题作出回应。
-
锦州银行将实施重大财务重组 停牌前市值约192.9亿港元
2月2日晚间,锦州银行在港交所公告,中国境内主要股东拟对该行实施一揽子财务重组交易。公告显示,此次交易将有利于锦州银行优化资本结构,增强综合竞争力,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
2022年银行业扩表增速开始修复 规模回到2020水平
经历了2021年的个位数增长,2022年银行业扩表增速开始修复,总资产与总负债的规模增速双双站到了10%以上,回归2020的水平。
-
银行加大消费贷优惠力度 四大行利率均在4%以下
近日,《证券日报》记者通过探访银行网点、电话咨询、App查询等途径了解到,消费贷成银行信贷“开门红”重头戏。金融机构纷纷降低消费贷、信用贷产品利率,大力营销推广个人消费贷业务。部分银行消费贷利率降至4%左右。
-
16家上市银行发布2022年度业绩快报 营收、净利实现双增长
据统计,截至目前,包括上述两家银行在内,苏州银行、无锡银行、中信银行等16家上市银行发布2022年度业绩快报,营收、净利全部实现双增长,部分银行盈利表现较为强劲。
-
人民银行印发通知,延续实施三项货币政策工具
据中国人民银行官网1月29日消息,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精准有力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绿色发展等领域的支持力度,近日,人民银行印发通知,延续实施碳减排支持工具等三项货币政策工具。
-
2023首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出炉 连续5个月保持不变
1月20日,今年首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出炉。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1年期LPR为3.65%,5年期以上LPR为4.3%。这已是LPR在2022年8月下降之后,连续5个月保持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