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贷款额度趋紧,银行“坐地起价”利率上浮30%
2017-11-16
目前,一些银行在年底前最后两个月的对公额度仅有十几亿元,而宽松情况下一般可达上百亿。而在个贷方面同样捉襟见肘,即便是近期持续火热的经营贷也面临无款可放的窘境,甚至部分银行放款已排到明年1月份。
在这种状况下,一些银行开始“坐地起价”:不断上浮贷款利率,即便是优质国企,基准利率也上浮至6%左右;如果是一般企业,贷款利率已在基准利率基础上上浮30%。
从目前看,越是临近年关贷款额度越是趋紧,并由此催生商业银行大幅上浮贷款利率,这样的行为至少给金融市场带来三种负面效应:
首先,容易诱发商业银行在信贷额度上的弄虚作假行为,造成信贷投放规模失真。
这种行为往往是贷款高利率惹的祸,因为贷款利率高会促使商业银行挖空心思腾挪信贷额度来满足强劲贷款需求,以及解决表内额度不足的难题,这样会催生商业银行间代持、走信托或券商通道、发行资产证券化产品、银登中心挂牌转让等乱象频发,迫使商业银行钻金融监管的漏洞,增加金融监管难度。
据数据统计,2017年前三季度,仅信贷资产证券化发行规模就达到3220.31亿元,同比增长56%。这些证券化产品发行将降低其溢价水平,让银行经营更难以赚钱。
近年来,商业银行信贷规模前松后紧几乎已成为一种必然的金融现象,这其实是商业银行信贷经营缺乏计划、配置金融资源不够科学的一种粗放信贷经营的表现。与此同时,受年底贷款额度紧、利率高的内在驱动,又会促使商业银行不自觉地形成一种信贷经营惰性。
前几个月加快放贷节奏,后几个月缺乏信贷额度或额度紧张,企业要贷款可以,但必须承担高利率的代价,这其实与“坐地起价、趁火打劫”行为无异,在很大程度上让商业银行沉迷于此,不愿轻易打破这种信贷经营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