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加码普惠金融 中小银行暗中发力
2017-10-19
在多重政策引导下,银行将普惠金融列为重点工作。除了国有五大行全数挂牌普惠金融事业部外,兴业银行日前也宣布设立实施方案。另外,一些中小银行在暗中发力,信贷倾斜至普惠金融业务。据了解,为满足降准考核标准,有些银行甚至采取普惠金融“补贴”模式来进行激励。
9月末,央行宣布,对普惠金融实施定向降准政策,对前一年普惠金融领域贷款余额或增量占比达到1.5%的商业银行降准0.5个百分点,另外对前一年普惠金融领域贷款余额或增量占比达到10%的再降准1个百分点。值得关注的是,该政策将在2018年实施,并且对普惠金融领域贷款首次考核时将使用2017年度数据。
有分析人士表示,根据央行数据测算,对普惠金融实施定向降准政策可覆盖全部大中型商业银行、约90%的城商行和约95%的非县域农商行。
一位城商行人士透露,为满足考核标准,该行采取普惠金融“补贴”模式来进行激励。在信贷投放达到一定规模比例后,总行会增加补贴。比如10亿元授信中,若有2亿元投向小微企业,总行将会追加2亿元予以支持。
分析人士表示,银行开展普惠金融业务面临着平衡成本和收益的问题。从现实情况来看,普惠金融业务在银行业务中的占比很小。
根据2017年7月上市银行中报数据显示,目前对商业银行盈利贡献最大的还是资产管理、同业业务、公司业务,而小微业务、个人经营性贷款等普惠金融业务对商业银行业绩贡献度部分商业银行甚至不足1%。商业银行作为营利性企业,更偏好于资本节约型业务品类,而不会选择盈利能力差的小微业务。
而且普惠金融业务缺乏抵押、担保物,部分小微、个人、农户贷款主体信用意识较差,商业银行从事该类业务风险较高。多数商业银行以盈利性、风险性考虑不会贸然涉险。
目前,在市场利率化背景下,银行虽有心布局普惠金融业务,但仍存在经验不足、思维传统等问题。以银行开展网贷业务为例,据不完全统计,银行系P2P平台在最高峰时有将近20家展业,如今仍在发标的却只剩下6家。
当前银行业发展普惠金融业务仍然在采用传统的思维,不具有互联网思维,没有在金融科技、互联网金融模式下开展普惠金融业务,这可能是商业银行发展普惠金融面临的最大障碍。
长期来看,普惠金融仍然是一个需要补贴的业务,不仅是来自政策的补贴,也需要银行自身的补贴,银行需要有耐心,付出更多的时间和成本,才能在这方面深耕细作。 在政策指导方面,也需要有所平衡,在强调普惠金融的同时也不能牺牲银行利润,此外,可以激发多层次的金融机构开展普惠金融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