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行业融资痛点 银行加码养老产业信贷支持
2022-06-17
面对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我国养老金融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在监管引导下,商业银行推出养老理财产品,养老储蓄业务呼之欲出。
近日,银保监会发布《关于银行业保险业加强新市民金融服务有关情况的通报》(以下简称《通报》)表示,银行保险机构完善了健康和养老金融服务,增强新市民基础民生领域保障。
在加大对养老行业的金融支持力度方面,《通报》指出,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加大对养老产业的信贷支持,合理满足养老服务机构的融资需求。目前,中国银行养老产业客户数达1974户,养老产业授信余额为85.57亿元。建设银行、交通银行支持养老产业贷款余额分别达32亿元和24亿元。
此前,为引导金融机构向普惠养老机构提供优惠贷款,降低养老机构融资成本,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发展改革委决定开展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试点工作。
业内分析人士指出,养老产业是一个复杂体系,银行等机构需要结合行业特点提供信贷支持并有效控制相关风险,更好地支持养老市场发展。
拓展普惠性养老金融服务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末,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为2.67亿人,占总人口比重的18.9%。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2.01亿人,占比为14.2%。与2020年相比,60岁及以上和65岁及以上人口分别增加329万人和992万人,占总人口比重分别较2020年上升了0.2个和0.7个百分点。在此背景下,金融机构在养老金融供给侧不断发力。
今年4月,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发展改革委决定开展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试点工作,引导金融机构向普惠养老机构提供优惠贷款,降低养老机构融资成本。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试点额度为400亿元,利率为1.75%,期限1年,可展期两次,按照金融机构发放符合要求的贷款本金等额提供资金支持。试点金融机构为国家开发银行、进出口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共7家银行。试点地区为浙江、江苏、河南、河北、江西等5个省份。
中国人民银行有关负责人表示,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对养老服务的刚性需求不断增加,除政策性、市场化的养老服务外,还需要大力发展面向普通人群的普惠性养老服务。
据悉,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的支持领域为符合条件的普惠养老机构。在主体资质上,养老机构应是财务状况和信用状况良好的企业法人或者政府支持且存在明确偿还模式的民办非企业单位。在服务范围上,养老机构应承诺按照政府确认的普惠养老服务机构质量标准和收费标准来提供普惠养老服务,该承诺需要在“信用中国”网站上公示。在资金用途上,金融机构发放的贷款必须专项用于普惠养老服务项目。
6月13日,国家公共信用信息中心消息显示,为推动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试点工作落实落细,6月初,国家发展改革委财金司、社会司共同组织召开工作推进视频会议,重点就明确政策支持范围、开展普惠养老机构签约、通过融资信用服务平台组织银企对接和信息公示等方面提出具体操作指引。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认为:“我国老龄化加速,老龄人口规模大,但多层次、多元化、专业化养老服务有效供给仍不足,部分养老机构费用门槛相对较高。国内通过政策工具等手段,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养老机构融资支持,有效降低各类中小养老机构融资成本,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参与养老事业发展,满足社会多层次、多元化养老服务需求。同时,通过降低养老机构融资成本,有助于提升供给效率,促进养老市场发展壮大。”
在政策引导下,银行也将养老金融作为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一环。近日,《中国经营报》记者从中国银行了解到,为落实监管部门关于加强新市民金融服务的工作要求,该行发布了普惠金融支持新市民十条措施,其中就包括全面支持新市民群体在养老等领域的多样化金融需求。
具体来看,为新市民中的老年群体提供金融服务方面,中国银行表示,丰富金融产品供给,满足新市民中老年群体的金融需求;根据分支机构实际情况,打造银发为老服务特色网点;不断优化线上银发服务渠道,以手机银行银发专区为主要阵地为老年新市民客户提供便捷线上服务等等。
需要进一步创新突破
关于养老机构贷款,记者注意到,农业银行在其官网中介绍,养老机构贷款指该行向借款人发放的,用于满足借款人在建设和运营老年人集中居住和照料服务设施中的本外币贷款,包括流动资金贷款和固定资产贷款。
对于养老机构贷款期限的设置,农业银行表示,应综合考虑借款人融资需求、现有融资情况、项目预期经营现金流状况、借款人其他综合还款来源等因素合理确定,流动资金贷款期限不超过3年,固定资产贷款总期限最长不得超过项目建设期加上15年。而利率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和农业银行有关规定执行。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养老机构融资难、担保难问题一直存在。
周茂华表示:“养老机构作为特殊的服务机构,一般来说通过资产抵押、信用评级获得融资难度较大,且养老机构投资回报周期较长,需要长期限、低成本资金支持。”
因此,银行在为养老机构提供融资服务时,需把控相关风险。周茂华表示:“该业务面临的主要风险在于企业经营失败信用风险,以及潜在少数养老机构将长期限资金挪作他用等。”
据了解,商业银行通过流动资产贷款支持养老项目运营,通过固定资产贷款支持养老项目建设,通过置换贷款支持存量养老资源盘活及通过并购贷款支持养老股权收购等等。
我国老年人口数量庞大,随着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老年人及养老产业的金融需求也将不断增加。商业银行作为我国金融行业中规模较大、占比较高,且经营风格稳健的金融机构,在养老金融服务领域特别是养老产业信贷方面将迎来巨大机遇。
周茂华表示:“养老产业是个复杂体系,除了养老机构,还涉及养老服务、养老健康食品、用品、器械等上下游产业,且涉及上下游产业链较长。银行应结合养老机构经营特点,完善养老信贷的服务管理机制,建立一套相对完善的养老产业信贷机制,并制定包括准入、授信、审批、风控等在内的完善的业务流程,有效支持养老产业发展。”
此外,在养老信贷领域还有很多创新空间。“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银行可以拓展养老服务贷款抵押品范围,通过产业链金融创新为养老机构上下游企业提供有针对性的信贷融资支持;探索银行与保险、产业等部门进行协同配合,创新发展模式等。”周茂华表示。
文章来源:中国经营网